工业用应符合 GB 209-2006;
工业用离子交换膜法应符合 GB/T 11199-89;化纤用应符合 GB 11212-89;食用应符合 GB 5175-2008
分子量40.00
消耗定额纯碱苛化法天然碱苛化法
纯碱(Na2CO3 计) t/t 1.388 1.55~1.60
石灰石(CaCO3 计) t/t 1.550 1.800
焦炭 t/t 0.130 0.180
蒸汽t/t 7.000 7.80
重油t/t 0.250
电 kWh/t 70 150
法(固碱) 隔膜法(固碱计)
原盐(NaCl 100计) t/t 1.602 1.606
盐酸(HCl 31%) t/t 0.100 0.037
直流电 kWh/t 3027 2359
动力电 kWh/t 72 162
蒸汽 t/t 0.395 5.009
重油 t/t 0.224
单极式离子交换膜法
一次精制盐水 m3/t 166
盐酸(HCl 31%) t/t 0.166
(NaOH 计) t/t 0.102
纯水 t/t 1.2
直流电 kWh/t 2164
动力电 kWh/t 15
1.苛化法按原料不同分为纯碱苛化法和天然碱苛化法,先将纯碱溶于水,与石灰乳混合进行苛化反应,苛化液澄清后,清液蒸发浓缩至一定浓度的液体产品,将浓缩液进一步熬浓可得片碱。
2.电解法可分为隔膜电解法和离子交换膜法,隔膜电船法将原盐化盐后加入纯碱、、精制剂除去钙、镁、硫酸根离子等杂质,再于澄清槽中加入聚钠或苛化麸皮以加速沉淀,砂滤后加入盐酸中和,盐水经预热后送去电解,电解液经预热、蒸发、分盐、冷却,制得液体,进一步熬浓即得固体成品。
无论用哪种生产方法生产片碱,都可以得到符合标准质量的产品。主要看用户需求以及厂家对性能以及质量的要求来选择方法。
片碱是由液碱转化过来的吗?是的,片碱是液碱在高温下进一步浓缩呈熔融状,再经冷却、成型,制成不同形状的固碱的一种,下面一起认识下吧:
采用模式蒸发工艺生产的合格熔融碱通过成品分离器的液封装置自流进入 弧形槽。片碱机的冷却滚筒表面开有燕尾槽,滚筒下部浸如入弧形碱槽中深度为20-25mm。弧形碱槽靠提升装置保持在所需的位置上或停车时能倒尽槽内熔融碱。滚筒以1.5-3.0r/min的速度缓慢转动。
冷却水由滚筒轴承一端的中心引入,从水管上的喷嘴喷出,喷淋冷却滚筒的内表面,之后从另一端轴承的中心引出。冷却水的出口管与水 喷射泵连接,形成一定真空,使冷却水能及时排出,保证充分利用冷却滚筒的换热面积。
通过调整滚筒的转速与滚筒浸入弧形槽的深度来调节片碱厚度(通常控制在0.8~1.5mm)。随着滚筒的旋转,滚筒外表面凝结的碱层不断被gua dao铲下,即得到片碱。
看了上面的介绍我们是不是对片碱有了更加深入的认识了呢?如果您还有什么疑问,欢迎来电咨询我们的工作人员,我们会有人士为您讲解,直到您满意。我们竭诚期待着您的到来。
您好,欢迎莅临蓝洋化工,欢迎咨询...
![]() 触屏版二维码 |